时间:2020-09-02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来源:中国军网 编者按:2018年9月27日,习主席来到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训练场,察看部队主战武器装备,登上我国自主研制的直-10武装直升机,佩戴专用头盔,亲自操控机载武器及观瞄系统,了解有关装备情况。他强调,要强化战斗队思想,坚持战斗力标准,坚决克服背离实战的思想和行为,把实战要求落实到练兵备战各方面和全过程。 牢记主席嘱托,践行强军目标。两年来,该陆航旅紧盯新使命新任务,把各个机型作战性能飞到极限,把各种武器装备打到极限,把各种复杂天气、复杂地形训到极限,坚持主战主用,实现向立体攻防转型。 武装直升机还能这么飞?习主席接见过的飞行员技能满满! ■李先慧 刘福生 海洋 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是我军最早组建的陆航部队之一 陆航部队作为陆军新型作战力量 是陆军飞起来的“翅膀”和尖利的“牙齿” 他们飞过暗夜 飞过严寒 飞过山谷 飞过大洋 千百次的摔打锤炼 日复一日研战练战 只为有朝一日赢得战争胜利! 这是真正的极限挑战! 这是最酷的“生死游戏”! 让我们走近武装直升机 盘点一下“树梢杀手”的隐藏技能! 和飞行员一起感受那些训练中的“高能”瞬间! 1。暗夜训练,是战斗起飞的感觉! 营长薛磊说 飞夜航时 周围漆黑一片 只有两排对称的跑道灯闪着光 当飞机沿着跑道起飞 速度越来越快 灯光从左右两侧的机舱窗户折射进来 那一刻 感觉很酷! ![]() “酷”是一种体验 “难”是另一种不能回避的感受 没有灯光照明 观察障碍物困难 夜间射击训练 实弹打靶困难 大机群火力出击 编队协同困难 昼夜连轴转 不让自己疲劳也困难 ![]() 但不管多难多危险 飞行员们仍旧坚持不懈地挑战各种险难课目 戴夜视仪驾驶、夜间侦察、超低空飞行 夜间打击、精确打击、超远距离打击、多方引导打击…… 全方位锤炼飞行员全天候作战能力、远程机动和突击突防能力 新大纲出台后 该旅的夜航训练时间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 2。严寒训练,飞着飞着就冻僵了 零下30℃飞行是什么体验? 飞行员葛航说 上飞机前就冻透了 飞着飞着就冻僵了 ![]() 但练兵无惧风险 训练不择天候 越是面对高空、极寒、缺氧等恶劣环境 越要挑战极限 探索战机最大作战效能 ![]() 隆冬时节的东北某机场 漫天飞雪 寒气逼人 随着地面指挥员口令下达 十多架由多机型混编的直升机群按作战编队依次升空 跑道上的积雪被旋翼吹得四散 ![]() 该旅专挑这样的天气组织实战化课目演练 并且针对极寒地区作战模式 探索出“多点向心”“大速度、超低空突防”等12项实用战法 3。山地训练,一场和气流的搏斗 战机沿山谷飞行 面临的考验不小 一旦遇到强劲气流 直升机就像是大海中的小舟 上下起伏 ![]() 飞行员韩超和刘鹏曾驾机在山区上空穿行 下方高压线、发射塔等障碍物处处威胁安全 飞越一片丘陵地带时 直升机突然遇到了强劲的低空扰动气流 气流使飞机高度下降 操作稍有不慎 就有可能撞山 后果不堪设想 ![]() 韩超紧紧抓住驾驶杆 小心翼翼地提起总矩 调整飞行状态后迅速改变航向 最终成功摆脱了险情 ![]() 近年来 该旅突破地域限制 飞跃黄河 穿过贺兰山脉 横跨腾格里沙漠 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锤炼部队全域作战能力 4。海上训练,就像飞在脸盆里,怎么都飞不出去 飞行员董琦笑着说 海上飞行就像飞在脸盆里 怎么都飞不出去 ![]() 海上飞行和陆地飞行完全是两个概念 海天一色 没有任何参照物 飞行员容易出现视觉差 随着高度的下降 强烈的气流让直升机剧烈颠簸 发动机承受巨大的负荷 发出沉闷的轰鸣声 ![]() 眼前的场景也令飞行员紧张 水面离自己越来越近 仿佛马上要将直升机淹没 所以 海上飞行对飞行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 ![]() 提高濒海作战能力 该旅不打一丝折扣 海上无指挥引导飞行、海上低空突防、海上近距离空战对抗…… 以往在陆地上都险象环生的险难课目训练 他们在海面上空逐一检验 5。“无人机+武装直升机”作战编队,杠杠的! 该陆航旅着眼未来战争形态发展 加大无人机和直升机融合训练力度 力求实现新质作战能力的增长 ![]() “无人机+武装直升机”作战编队 完成了引导武装直升机 精确攻击、战场搜寻侦察和毁伤效果评估任务 是对新体制、新编制下运用各种新质作战力量的实战化检验 ![]() 未来战场 谁能在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上领先一步 谁就将在战争中确立制胜优势 ![]()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飞起来吧! 中国陆军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