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观点
上周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不一,钢铁采掘等周期板块领跌。受通胀压力缓解及商品价格下行影响,市场短期有所回暖,但主要指数涨跌不一,表面市场尚有分歧。盘面上,沪指下跌0.11%,成指上涨1.47%,创业板指上涨2.62%,上证50 下跌0.60%,中证500 上涨0.03%。行业方面,电气设备(3.66%)、家用电器(3.10%)、汽车(2.61%)涨幅居前;钢铁(-3.57%)、采掘(-1.78%)、银行(-1.75%)跌幅居前。
交易活跃度整体变化不大,北向资金小幅流入。沪深两市上周日均成交额为8292.33 亿,环比上期8334.26 亿回落0.50%;两市日均成交量639.72 亿股,环比回落10.36%。上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。以人民币计陆股通北向合计流入4.75 亿元,其中沪股通流出12.26 亿,深股通流入17.01 亿;两融余额环比回升,周五收16908.37 亿元,环比上期回升84.58 亿元;其中融资余额15390.90 亿元,融券余额1517.47 亿元。
增长或边际放缓,工业继续保持高景气。统计局公布4 月经济数据,工业方面:4 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8%,两年平均增长6.8%,1-4 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0.3%;固定资产投资方面:1-4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.9%,比19 年同期增长8.0%,两年平均增长3.9%;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:1-4 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.6%,比19 年同期增长17.6%,两年平均增长8.4%:消费方面: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.7%,比19 年同期增长8.8%,两年平均增长4.3%。整体来看,工业延续高景气,投资端稳步恢复,但结构不平衡,消费整体保持稳定,但增速放缓。我们认为从4 月经济数据来看我国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,但消费增长不及预期以及投资结构不均衡,经济层面复苏底色不变,但增长或边际放缓。
国常会表态大宗商品“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”。5 月19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常会指出,“受主要是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,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,一些品种价格连续创新高,针对市场变化,突出重点综合施策,保障大宗商品供给,遏制其价格不合理上涨,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”。这是近期国常会第二次点名大宗商品涨价,国常会持续对大宗商品市场降温。参考国际商品价格走势,原油、铜、焦煤、螺纹钢等主要商品价格呈现下行走势,叠加全球经济预期回落带来的供需缺口缓解,有利于对全球通胀预期降温。
市场情绪或有回暖,关注成长股机会。市场对4 月经济数据分歧较大,我们认为整体来看经济复苏底色不改,但增速边际放缓,结构来看工业依然保持高景气;同时全球通胀预期有所缓和,主要大宗商品近期呈下行态势,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缓解,国债收益率明显下行,市场对国内通胀预期边际下降。结合已经披露的一季报来看,以创业板、中证500、中证1000 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表现出更强劲的业绩修复态势。我们认为近期困扰市场的有两方面因素,一个是大宗商品价格上行,另一个则是通胀压力向居民消费传导预期;这两方面影响因素近期均有所缓解,对提振市场情绪带来积极影响,短期来看市场将继续呈现震荡向上的态势。行业方面可关注轻工制造、国防军工、传媒、农林牧渔。
风险提示:疫情超预期、美股大跌超预期、经济复苏不及预期
|